首页

长靴女王 踩踏

时间:2025-05-25 03:34:37 作者:文博会观察:中国非遗产品“圈粉”海内外 浏览量:37500

  5月6日上午,全球最大的恐爪龙足迹“福建足迹”新闻发布会在福建博物院举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领衔的中外科学家团队宣布:在福建龙岩上杭龙翔恐龙足迹群发现的大型恐爪龙类恐龙足迹,是已知全球最大的恐爪龙类足迹,其中5个足迹平均长约36.4厘米,宽16.9厘米。研究人员为此建立新的足迹属种,名为“英良福建足迹”。

  恐爪龙是一类生活于侏罗纪晚期至白垩纪的肉食性或杂食性兽脚类恐龙。它们身披羽毛,后足的第二趾有巨型镰刀状爪趾,被称为“杀戮爪”,行进时会在地上留下二趾型足印。

  2020年11月,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组成联合科考队,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临城镇龙翔大道附近发现大规模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经过几年来的研究,目前团队已在此发现大型蜥脚类、鸟脚类、兽脚类、二趾型恐爪龙类等至少八种恐龙足迹。其中,二趾型的恐爪龙类足迹共12个,来自于两类恐爪龙。

  据专家介绍,在两种不同的恐爪龙足迹中,较小的形态类型包括一个孤立足迹和一道由5个足迹组成的行迹;而另外一种更加引人注目的大型二趾足迹共有6枚,其中5个足迹组成了一道行迹,足迹平均长约36.4厘米,宽16.9厘米,远超过之前发现的山东驰龙足迹的长度(28.5厘米),是当今中国乃至全世界发现的最大的恐爪龙类足迹。

  专家表示,福建龙翔恐龙足迹群的正式命名,让它作为中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好、面积最大、多样性最高的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有了真正的“科学身份证”。同时,英良福建足迹的发现,极大地拓展了恐爪龙类足迹的尺寸范围,显示了福建龙翔恐龙足迹群的巨大研究潜力,对于中国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的研究同样有着重要意义。

  (记者 吴晟炜 部分视频来源 上杭县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周驰】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特写:夜空中最亮的星

中非是发展振兴道路上的好伙伴,是现代化道路的同行者。非洲国家正在经历新的觉醒,普遍认为外部强加的模式没有给非洲带来稳定和繁荣,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把前途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决心更加坚定。在这一新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将继续和非洲兄弟坚定站在一起,支持非洲获得思想上和观念上的真正独立,帮助非洲提高自主发展能力,支持非洲加快现代化进程。中方将同非方共同努力,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同非盟《2063年议程》和非洲各国的发展战略进一步紧密对接,深化治国理政经验交流,推出契合新时代中非发展需要的合作举措,推动中非合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果。

鲁迅曾将日译本的凡尔纳科幻名著《从地球到月球》翻译为中文,取名《月界旅行》,并表示“故苟欲弥今日译界之缺点,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科幻小说对未来的想象需要建立在科学之上,否则只是天马行空。要写出好的科幻小说,更要热爱科学、热爱幻想、热爱创造美的文学与艺术。

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航站楼开工建设

同时,广东积极推进市场化机制减碳降碳,截至今年10月底,广东配额累计成交量2.287亿吨,累计成交金额66.17亿元,均居全国区域碳市场首位。在全国率先发布广东碳标签,推动开展粤港碳标签互认示范,广州南沙、深圳福田入选国家气候投融资首批试点。

舒勇:十年之后 “桥”下再行“舟”

据上述博主发布的视频显示,这份寒假作业一笔未动,封页内写有“失主”就读学校的信息,一年级(8)班,秦朗。该博主花一晚上将作业写完,并现身机场称要将作业带回国物归原主。

走近中国古文字学研究:“绝学”代有才人出

在宁夏的这几天里,吴嘉莹还抽空去“看望”了一棵树。那是第二届“青春山海行”时,港澳台学子共同在当地种下的一棵小树苗,经过近两年的成长,如今已然挺拔。吴嘉莹说,愿“青春山海行”也能为山区的孩子们种下一粒“种子”:“虽然做得不多,但希望可以通过我们的声音,让孩子们能够真正地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